16世紀由于社會動蕩,加之法語還處于中古法語的后期,語言尚未形成固定的成熟的形態。到17世紀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和社會的統一,語言也就逐漸趨于統一并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篇文章小編將著重的給您說一說規范法語的奠基人。 在16世紀,大量的古詞、外省的方言土語和外來詞進入了法語,這對豐富法語詞匯起過積極的作用,但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蕪雜不純。古典主義的作家們都把推動語言的純潔和文學的規范視為己任。
馬萊伯個出來承擔這個重任,從17世紀初他就大力提倡語言的純潔化和詩歌的格律化,因此,他被視為古典主義文學的先驅。馬萊伯的作品不多,也很少發表系統的理論,但影響頗大。
每天晚上,他都在自己的寓所舉行小型講座,他講話語氣專橫,容不得別人反駁,他對七星詩社的詩人或同時代的詩人的作品進行評析,他對別人的要求近乎苛刻,法國古典主義重要的理論家波瓦洛曾給他起了個綽號,稱他為“詞語和音節的暴君”(1e tyran des mots et des syllabes)。
關于“規范法語的奠基人”的講解,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南京法語培訓”的計劃,趕緊聯系我們吧,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喲。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