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法國的歷史是學好法語的前提,在歷史中同樣包括了經濟的歷史,所以這篇文章小編將著重的給大家講一講早期法國企業的集資途徑,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親們來了解這類知識,讓大家更加喜歡法語。 法國企業的利潤留存之多使得有些企業不僅足以應付自己的擴大再生產,而且還能資助其他工業企業。因此就出現了法國工業自我集資的另一條途徑:工業企業的互相資助。在北方省,紡織企業主們常常為煤炭工業的發展提供資金。在阿爾卑斯地區。許多電化學和電冶煉企業的資金來自當地的其他工業部門。汽車行業的企業大部分是從其他工業部門轉產而來。
法國企業另一條集資途徑是合股經營。直到1863年,責任有限公司的建立需要國家的批準,而負責審議開辦申請的行政法院常常設置障礙。1819--1867年,共批準建立了660家這類公司,但只有8家是屬于工業部門的。
當時主要的合資形式為兩合公司。在這類公司中合伙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委托人,他們的責任是有限的,一旦破產,他們受損的只是他們的投資,而不涉及他們的個人財產。另一部分受委托人是實際管理經營企業者,他們是負全責的。因此在這類公司里資本是分類的,不能打通使用,這種結構不能使資金得到充分利用。
關于“早期法國企業的集資途徑”的講解,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南京法語學習班”的計劃,趕緊聯系我們吧,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喲。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