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中學是德國教育改革的產物。它把主體中學、實科中學和完全中學綜合在一起,兼有各類中學的職能。其目的是通過各階層兒童就讀同樣的學校來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民主主張;通過年輕一代在共同的學校受教育來消除各階層之問的社會隔閡;通過3類中學綜合在一起使各類學校的學生轉換原來學校有側重的教育變得容易起來,從而可以通過分組教學,實現因材施教,盡可能地發掘人才。 綜合中學主要限于中等教育階段,只有少數綜合中學也包括完全中學高級階段。根據各州文化教育部長會議于1969年達成的關于綜合中學實驗綱領的,綜合中學在各州中以兩種形式進行實驗,一種是一體化綜合中學,另一種是合作式的綜合中學。一體化綜合中學取消了傳統的、按垂直方向分軌的3類型中學的組織形式,而把3類中學綜合在一起,通過學校內部采取多樣化的、靈活的分組教學形式組織教學,借以進行因材施教,分別培養如3類中學那樣的不同類型的人才。合作式的綜合中學保留了中等教育領域里3類型的中學,它們在一個學校中心里聯合起來。并在組織、管理和課程等方面采取一定協調措施組織教育和教學。這種綜合中學通過各種措施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業情況比較容易地在不同學校類型之間得到轉換。 由于在綜合中學中各種學生學力參差不齊,因此普遍采取分組教學形式。分組教學的形式主要有“跨學科能力分組”、“選修分組”、“學科能力分組”和“彈性分組”等。“跨學科能力分組”是合作式綜合中學進行分組教學的主要形式。這種分組教學按學生的總體學習能力和各科平均成績分成與學校形式相適應的班級,每班都是一種“同質的小組”。在確定一學生學習能力的時候,他在各門具體學科上學習能力的差異是不予考慮的,他在各門學科上的學習能力都被看作相同的! 以上就是“德國綜合類中學概述”的相關介紹,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學習“ 德語學習“課程的計劃,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