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什么都允許嗎
時間:2014-09-07 07:58來源:南京歐風外語培訓作者:Peter
在德國什么都允許嗎
以前有關習俗和禮貌的所思所寫,現在有必要趕快進行修改。變化天天發生,觸目皆是。光著身子的人招搖過市,而且這不僅僅發生在夏天和海濱。無論是飲食習慣,還是日常用語;無論是審美觀念,還是道德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害臊、臉紅已難得見到;誰有反感,如今也難以表露出來。那么,是不是就什么都允許了呢?
1.界限還是一直有的
絕對不是什么都允許了。盡管這方面的界限移位了,但它們仍然存在,沒有理性的交往規矩,人際關系就會失去控制。規矩能制止出現混亂,能給人類的活動和生活帶來安寧。誰懂得這些規矩,他就會明白:他所面I臨的是什么,等待他的是什么,他該干的是什么,他不該干的又是什么。當然,今天的規矩已不同往昔,比過去寬松多了。還有,習慣禮儀也是可以改變的。然而,在所有群體間還存在著起碼的共同點,還存在著普遍作為制約的又可以接受的基礎。比如問候、“請”、“謝謝”、為別人拉住開著的門和在該出現的地方仍會出現的道歉等等。至于愿幫助年長者和老人,樂于照顧殘疾人,純屬自發行為。
2.要了解現代交往規矩
許多規矩經年未變,有的甚至不可或缺:像喝東西時翹起小指頭,從時裝模特到搖滾歌星,莫不如此;又如手敲沙發靠墊以表示歡迎之舉,已成市民生活習慣,恐怕會保留至下一個十年。著名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當時曾經為馬車的鞭子聲叫苦連天,而今深夜汽車關門的聲音響得使人無法入睡。汽車輪子在開動時的打滑:使人煩惱的這些東西,都與科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面對無線電、電話和割草機等現代化的“恐怖工具”,多愁善感的人會說些什么呢?——現代交往規矩應該了解。
3. 每個人都須從我做起
大家都要“友好相處”。所謂“友好相處”,在今天只是一種共同創造互相體諒的生活作風的嘗試,以便使在工作場所和在鄰里之間,甚至常常包括在度假期間產生的那些“負擔”盡可能限制在界限之內。
難道設身處地為別人——不管是同事還是鄰居——著想真有這么難嗎?講究禮節和同情心肯定不是天生的。尊重別人在一個集體中的“無動于衷”,對他人、特別是對不熟悉的人不可自負狂妄。總之,如何講究民主的禮貌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學習的課程。每個人都必須從我做起。
以上就是“在德國什么都允許嗎"的相關介紹,如果您想了解“德語學習”班課程的信息,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