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德語的困難除了漢德語言自身固有的差異外,還來自己經在學習者頭腦中深深扎根的母話的結構體系和語言習慣對學習德語產生的干擾。盡管這也是學習德語的障礙,但是至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學習中,它并沒有被作為一個題目來討論。當然不能否認,人類語言的共性也充分體現在德語和中文中,它們都具有符合人類思維邏輯的結構和語義,這是學習外語的基礎。但是母語對外語學習者的負面影響的確不可低估。 從小就伴隨人們心智成長的母語在成年階段已經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語言體系.人們養成了用母語思維的習慣,能夠熟練地運用這個體系去鑒別、篩選、處理外界輸入的語言傳息。與外語相比.人們對母語的分辨能力十分強,他們不但能夠獲取一連串語音傳達的信息,而且還能準確區分母語的近似音節和語調,理解它們的直接含義和“弦外音”,立即做出相應的反應。而對人們所不熟悉的外語,他們的分辨接受能力就很差,對他們的耳朵而言,陌生的語言似乎就是一堆“噪音”,人們聽久了有可能昏昏欲睡。這是因為已經在人們頭腦中建立的完善的母語語言機制在頑固地排斥陌生的語言,抵制它去“占據”自己的“領地”。伴隨人們長大的母語已經潛移默化在人們的意識中,形成了自動化的語言機制,人們不需要事先精心組織語言結構,就能脫口說出滿足交際需要的話語。它對學習德語的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阻礙學習者去適應德語發音;德語發育的結構和發音習慣(口腔各部位的搭配)和中文有很大區別。 2)句法系統的干擾;從小養成的句法習慣頑固地表現在德語里。 3)語義體系的干擾掌握了比較豐富的中文語匯的學生在學習德語時,誤以為任何語言都擁有基本相同的詞匯庫、同等的詞匯分類方法和類似的修辭手段。 以上就是“母語習慣對學習德語的負面影響”的相關介紹,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南京德語培訓班”的計劃,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預約免費試聽,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