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其實法語在很多的細節上面和我們的漢語都是有區別的,因此今天小編就來給您講一講法語的結果補語和漢語之間的區別。 漢語結果補語表示動作或變化所產生的結果,結果補語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形容詞。這種動補結構一般稱為“動結式”。其語法形式為:
(1)V(動詞)+A(形容詞):長大、染紅、變小、擰緊、切斷、走遠、拉長、拌勻、煮熟、曬干、洗干凈……
(2)V(動詞)+V(動詞):聽懂、看見、學會、踢倒、拿走、寫成、殺死、弄丟、打破、說完、擊敗
漢語的動詞一般只表示動作或行為本身,而不表述結果,所以在漢語里,當敘述通過動作或變化產生了(或將產生)某種具體結果時,就要用結果補語,否則語義不明例如,醫生們緊張地工作,他們一定會救活他。若去掉結果補語“活”,意思就不明確。
漢語中的動詞帶結果補語,有時形式上相似,但內部意義差別較大。例如,他沒喂完馬/他沒喂好馬/他沒喂成馬,“沒喂完”表示動作開始了,但沒結束;“沒喂好”表示動作結束了,但沒達到好的結果; “沒喂成”表示動作還沒結束。
“了”和“過”,例如,我學會了滑雪。張東看見過熊貓。漢語動詞帶結果補語后在語義上也相當于一個動詞。如“弄死”相當于“殺”, “弄臟”相當于古漢語里的“污”。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說動詞帶結果補語是一種臨時創造新動詞的語法手段,且動詞與結果補語的組合比較自由。例如,洗干凈、洗破、洗臟、洗完等。
南京法語培訓機構溫馨提示: 在法語中,形容詞是不能直接修飾動詞做狀語或補語的,法語中的一個動詞有時可以兼表行為和結果,所以,漢語的“動結式”與法語相關表述不能形成一一對應的旬式。現將漢語的動結式與法語所對應的形式逐一對比如下。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